坐地鐵公交、騎共享單車,都需要刷碼;結識朋友加個微信,順手打開“掃一掃”;無論是路邊小攤還是高檔餐廳,結賬時都可以掃碼支付;想吃大閘蟹和新鮮農產品,掃掃二維碼就能隨時“查戶口”……
毫無疑問,“掃碼時代”已經來了。如今,二維碼已涉及中國老百姓的吃穿住行,成為金融支付、身份識別、信息查詢等各類應用的載體。
小小一枚二維碼,背后蘊藏著一項大產業。在5G方興未艾、萬物互聯已成大趨勢的背景下,二維碼的全球標準化已成為迫切的需求。
作為全球二維碼大國,中國正在積極倡導和推動二維碼國際標準的建立。在日前于廣東佛山舉行的2019國際二維碼產業發展大會上,建立全球性的二維碼合作組織和編碼標準,成為與會各國代表的普遍共識。
走向標準化,有了“國際護照”的二維碼,有望掃出新天地、暢行全世界。承載豐富 優勢多多
在中國,二維碼有多火?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院長張超說,我國二維碼應用已經占全球超九成。
“從產業鏈的角度講,二維碼最起碼是萬億級的產業。中國雖然不是二維碼技術的發源地,但是已經成長為二維碼應用最多的國家?!?nbsp;
黑白方寸之間,蘊含信息無數。經過加密和解密技術,黑白方塊組成的二維碼圖形可以記錄文字和數字信息,并通過光電掃描迅速識別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。據專家介紹,一個二維碼可容納多達1850個大寫字母、2710個數字或500多個漢字,將圖片、聲音、文字、指紋等信息數字化后進行存儲。
與商品包裝上的條形碼等一維碼相比,二維碼的優勢眾多。一方面,二維碼的存儲容量比一維碼大,既能存儲數字、字母,又能存儲圖片、音頻、視頻。另一方面,二維碼的識讀效率和容錯機制也更好。
“從理論上講,二維碼有20%的完整性就可以把整個信息讀取出來。一維碼稍微發生褶皺,就特別不容易讀出來?!睆埑硎?。
正是基于這些特點,為二維碼在各領域的開疆拓土創造了條件。如今,二維碼的應用已不僅限于移動支付。作為物聯網核心感知技術、互聯網重要信息入口和大數據資源的重要獲取手段,二維碼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發展,不斷催生出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業態,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。
在交通領域,二維碼是智能交通創新和數字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,大大提高了我國交通運行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。
今年北京發布的“智慧交通行動計劃”中,明確提出建設地面公交手機二維碼支付系統,實現公交、地鐵二維碼“一碼通乘”。對此,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表示,二維碼技術已經滲透到交通出行服務之中,帶來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變革。
“未來,二維碼技術將無處不在,在綜合交通運輸領域滿足公眾便捷使用、企業高效運行、政府精細管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
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安全掃碼中心2019年1月成立以來,不斷的更新迭代產品,與時俱進,已經把掃碼的業務拓展于各個領域,政府機關、企業、事業單位、公安消防、物業管理、林業局、學校、醫院、社區、村委等等所有的二維碼使用場景。我們相信安全掃碼中心的【聚特匯】事業一定是領先的,方向一定是正確的,未來是一片藍海市場,期待著我們去開發!